3月19日,針對近期傳聞的臺積電將聯合英偉達、AMD和博通入股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并負責運營的傳聞,中國臺灣發展委員會主任、臺積電董事劉鏡清正式回應稱,臺積電董事會從來沒有討論過這個議題。
據悉,劉鏡清于3月19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遭到了無黨派立委陳超明問詢“臺積電是否會接受與英特爾合作(收購英特爾晶圓廠)?”
對此,劉鏡清回應稱,他可以很肯定地說,臺積電董事會“從來沒討論過這個議題”。同時,他還形容兩家公司就像“柴油跟汽油很難混在一起燒?!?/p>
陳超明進一步追問,臺積電此前已宣布在美國投資增加至1,650億美元,中國臺灣政府是否能堅持最新技術不會轉移到美國?
劉鏡清表示,他與經濟部長郭智輝討論過此議題,也絕對有信心能夠做到。臺積電管理層也告訴他,最新制程會在留在中國臺灣,運作順利后才會轉移出去。
臺積電技術轉移會堅持“N-1”原則,即臺積電在海外投資的最新制程技術必須落后其在中國臺灣的制程技術一代以上。
“例如,一個新世代產品出去需要半年,然后最快一年半至兩年才會進入穩定期,穩定后才會再投入海外生產,工廠建設又需要一年以上,因此國外生產基地的最新技術勢必落后中國臺灣約三年?!眲㈢R清解釋道。
劉鏡清還強調,臺積電的投資案進入經濟部投審會后,仍會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確保符合中國臺灣的戰略利益。他也可以用他的位子擔保,強調最新技術一定在中國臺灣,“做不到他就不做(這個主任)了”。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介紹臺積電美國研發中心智能時也表示,美國的研發中心計劃是1000名員工,遠低于臺灣研發中心的10000名員工的規模,并且美國研發中心主要是要在制程工藝的產線優化上進行努力,而最新的制程工藝研發還是會放在中國臺灣。
對于臺積電持續擴大在美國的投資,使得臺積電未來轉變為“美積電”,導致中國臺灣半導體制造產業空心化的擔憂,劉鏡清則表示,企業大多希望國際化,要相信臺積電能夠保護自己、可以進軍世界。
劉鏡清還以英偉達(NVIDIA)來中國臺灣設第二總部的做法為例,稱這不會使得英偉達變成“臺灣英偉達”,也不會泄漏英偉達的機密。此外,微軟在中國臺灣這么多年,也沒有變成臺灣公司,臺灣也沒拿到微軟任何技術機密。臺積電在中國大陸設廠也很久,機密也沒有外泄,要相信臺積電有能力保護自己,也要相信臺積電可以進軍世界。
那么隨著臺積電持續全球設廠,是會否連帶導致中國臺灣的人才外流呢?劉鏡清回應稱,美國有限制工作許可,不會這么多人過去。
劉鏡清在會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臺積電赴美投資,供應鏈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由英特爾現有的供應鏈制造;二是中國臺灣自己的供應鏈赴美支持臺積電,同時接觸英特爾供應鏈,目前已經有化學材料廠商進入英特爾供應鏈。因此,中國臺灣的材料及設備廠商,有機會成為下一波半導體供應鏈中更茁壯的兩個亮點,政府也將這兩領域視為半導體供應韌性中很重要一環,因此會積極輔導。
發布日期: 2024-06-07
發布日期: 2024-05-17
發布日期: 2024-10-29
發布日期: 2025-02-19
發布日期: 2024-05-09
發布日期: 2024-06-20
發布日期: 2024-04-18
發布日期: 2025-02-13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發布日期: 2025-04-24
尋找更多銷售、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信息?
廣州綠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測科技)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專注于耕耘測試與測量行業的技術開發公司。綠測科技以“工程師的測試管家”的理念向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管家服務。綠測科技的研發部及工廠設立于廣州番禺區,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先后在廣西南寧、深圳、廣州南沙、香港等地設立了機構。綠測科技經過深耕測試與測量領域多年,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品質過硬的產品及測試技術服務等支持。
技術工程師
020-22042442